3月份,我读了这本书,这是一本不能算是以严谨的考证为目标的研究蒙元灭金的学术专著,但是胜在内容足够的有趣,作者周思成是一位科班出生的历史研究者,他也在本书中充分的体现了自己研究的广度以及深度,让我这种半点儿不懂历史的人读起来也能感受到他想要体现的主题--蒙元灭金的悲剧性。现在距离我读完这本书也已经过去了一周了,我想如果再不记录点什么的话以后能记得的大概也只是读过这本书罢了。

蒙元灭金是一段怎样的历史?

  这可能是被现在的很多人包括历史研究者忽略的一段历史,我们知道靖康之变以及南宋受到的压迫,这可能和民族的传承有关,关于蒙元灭金,也同样是一段用作者的话说是"天崩地陷,人伦剧变"的历史。
具体时间是1211年从蒙古军南下到1234年金国从东亚大陆上消失的二十多年间,作者讲述了金国三次易其都(中都今北京、南京今河南开封、归德今河南商丘、蔡州今河南汝南县)而又被蒙古大军围城攻陷的故事。
“隳(hui,一声)”,同毁,堕三都,是指春秋时期鲁国孔子执政期间,堕毁三桓(鲁国公族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私邑的历史事件。作者用"隳三都"作为这本书标题,也暗合了大金国的悲剧命运。

这本书好看在什么地方?

  作者在写作的时候,以历史事件作为主线,突出了参与历史的不管是帝国权利中心还是边缘,亦或者平头百姓身上的个人故事,将历史中的人物变得丰满。书中的金朝由盛转衰,女真人随着汉化的程度越高,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金国力也逐渐衰微,甚至在“射弓宴”上不敌南宋前来祝贺的使节。但正是这样一个政权,也涌现了一批有血性的臣民,比如完颜陈和尚(当一个国家需要英雄的时候,英雄就会出现),比如金哀宗,所谓“求存于亡,力尽乃毙”,他们已经尽力了。
围城战(siege)是本书的重点,金国经历了三次蒙古大军围城,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围城,单是这一种战争形态,就兼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性、资本密集型三大特征。”,可见古代的围城战也不是我们平时在大多数电影电视剧中看到的那般容易,作者在本书中也讲到了宋代城池的很多设计方法,我印象很深刻的一点就是瓮城,这是为了加强关隘防守的一种手段。
说起蒙古名将,这里贴出作者的一段原文:

  这位老将名叫速不台,成吉思汗的“四狗”之首。他从百夫长干起,追随成吉思汗南征北讨,参加过蒙古帝国几乎所有大型战役。速不台一生足迹所履之地,大概超过任何一位中世纪欧洲或伊斯兰世界的著名旅行家。这位将军马不停蹄,越过帕米尔高原上白雪覆盖的群山、满目黄沙的大漠、碧浪翻腾的里海、清澈见底的多瑙河;花剌子模算端、罗斯王公、条顿骑士,在他面前像麋鹿一样惊逸;中亚的山城、罗斯的木寨、东欧的石堡,无不被他踩在脚下。
有人说,速不台“身经六十五战,灭国三十二”,让西方人真切地体会到,亚洲也诞生了毫不逊于恺撒和亚历山大的名将。
笔者总有点好奇,这样一段今天看来仍然惊心动魄的阅历,对一个人的心灵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一个能天才地思考、解决复杂战略战术局面的头脑,大概不会只充斥着嗜血贪婪的念头。尽管速不台不可能像诗人那样敏感冲动,或者像旅行家那样偏爱异国情调,但是,这些人生阅历,是否只令他的心更加冷酷坚硬,又或是会激起一种超越尘世的悲悯?

作者讲了一个悲剧

  作者在书中写道,大意是说“一个悲剧的主角既不能是一个大好人,因为这会引起观众反感,也不能是个大恶人,因为大家会觉得这是罪有应得,所以一个悲剧最合适的主角应该是一个普通人”,金朝末期的几个皇帝(金章宗、金宣宗、金哀宗)就是这样的人,他们没有“扶大厦之将倾 挽狂澜于既倒”的能力,面对已然破碎不堪的山河,这种无力感大概只有当事人才知道。

总结

  本书细节极多,限于我的记忆力,实在是只能表达出本书干货之九牛一毛都不到,如果大家能读到这本书,相信或多或少都会被书中的历史事件所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