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承认一开始读这本书的目的只是处于好奇,想了解海外华人的生活经历,他们都经历了些什么,他们对中国的看法是什么,对于中国近代的政治有什么样看法。这些话题偶尔会让我非常感兴趣,但是实话说前半部分读下来有点没有进入阅读状态,整体体验不是很好,读到后面的时候相对顺畅了,最后能够把整本书都看完也挺有成就感的,毕竟上下两卷篇幅也不小。前面说的话题这本书里面作者或多或少都谈到了,也许是因为生活在国外的原因,我认为里面作者的观点都非常的有洞察力并且可以看出作者的坦诚,透漏着作为历史学家、学者的身份的素养。但同时也要承认,整本书读完的时候,后劲还是很大的,但我并没有获得恍然大悟的感觉,总感觉心中堵着一股什么样的东西,而我至今也不知道这种感受是什么。

这本书里面作者写了他从小直到中年的经历,透过父母的讲述、透过作者自己的观察与感受、透过社区,整本书细节非常多,里面涉及到的地点、任务、事件非常非常多,我基本上都没有去详细了解过,熟悉东南亚和中国近代史或相关背景的读者应该比我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的阅读体验。

王赓武何许人?

王赓武,享誉世界的海外华人历史学家和教育家;生长于1930年代的南洋,父母出生于传统士族家庭;曾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香港大学校长;主要研究领域有中国历史、海外华人等;

主要经历 & 历史事件

◆ 1930 年,我在荷属泗水出生,资本主义世界经历着经济大萧条,中国遭到军阀割据,又面临新兴海权日本帝国入侵的威胁
◆ 1931 年至 1941 年,我们住在怡保,我上英文学校,由父亲教我《三字经》和《千字文》等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 1941 年底,我刚考完第五号位考试,日军入侵马来亚, 我们逃离怡保
◆ 1942 年 1 月,怡保的日本驻军在民政官员协助下恢复了秩序和基础服务。同年,日本人占据爪哇(印度尼西亚)
◆ 1942 年新年前后,我们从伐木场搬到另一个藏身处,是更靠近怡保的石灰岩洞群,里头住了许多家庭
◆ 1943 年到 1944 年间,我阅读了很多的英文小说,同时阅读了很多中国经典读物,例如《古文观止》、《诗经》、《楚辞》,《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等儒家经典
◆ 1945 年 9 月英国人回来了,此时马来亚多地发生种族间的报复仇杀。英国殖民权威荡然无存
◆ 1945 年到 1946 年间,抗日军走出丛林,马共支持者加入工会,组织罢工对抗雇主
◆ 1945 年底,和班上同学一齐准备剑桥高中文凭考试(Senior Cambridge Examinations)
◆ 1946 年初至 1947 年中,我们回到怡保居住
◆ 1947 年我们一家返回武汉,我夏天参加入学考试,考入国立中央大学
◆ 1948 年 3 月任命正式确定,父亲回到新成立的马来亚联合邦底下的霹雳州担任华校视学官
◆ 1948 年 10 月我从上海回到南京,开始大学二年级的学业
◆ 1948 年 12月返回马来亚, 马来亚进入“紧急状态”
◆ 1949 年上半年,心中的首要之务是了解“紧急状态”如何影响我所属的当地华人社群
◆ 1949 年 9 月,我被马来亚大学录取(新加坡)
◆ 1949 年 10 月前往新加坡,随后我取得了两个新的身份,一个是后殖民地时期的大学生,另一个是马来亚联合邦的公民
◆ 1950 年 4 月,我的十二首诗编成了小册子,以《脉动》(Pulse)为书名出版发行
◆ 1953 年,我受聘为马来亚大学历史系助教,并开始研读硕士学位
◆ 1954 年中写完论文,接受英国文化协会两年的奖学金,前往伦敦亚非学院攻读博士
◆ 1957 年 6 月 写完论文,获得马来亚大学历史系讲师的职位
◆ 1957 年 8 月 31 日,我们还在海上,马来亚联合邦独立了。我现在是国际大家庭中一个主权国家的公民了
◆ 1958 年,我往返于新加坡与吉隆坡两个城市教书
◆ 1959 年 7 月新玫出生,我们在同年 5 月搬去了吉隆坡,加入新成立的马来亚国立大学,参与新国家建立的核心过程
◆ 1960 年,访问十四所美国大学,了解美国的亚洲研究现状
◆ 1961 年以洛克菲勒研究员的身份到亚非学院(伦敦)工作一年
◆ 1961 年 5 月 27 日,东古·阿卜杜勒·拉赫曼提出了“大马来西亚”的构想
◆ 1963 年 8 月,我被任命为马来亚国立大学讲座教授
◆ 1964 年,我主持编辑的《马来西亚概览》发表
◆ 1965 年 8 月 9 日,新加坡宣布脱离大马来西亚
◆ 1965 年 9 月我主持的南洋大学课程改革的报告被公布,卷入政治斗争
◆ 1968 年,全家迁往澳大利亚,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远东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
◆ 1986年—1995年任香港大学校长
◆ 1997年—2007年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兼所长
◆ 2007年任新加坡国立大学特级教授

关于寻根

每个人似乎都存在身份认同的问题,海外华人更是如此。作者通过父母从小的教育、自身独立的思考与观察、广阔的交流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深度的人,能够独立提出与思考问题,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家”。
我们这一代在城市化背景中长大的人,可能有自己的小“家”,但是作为一个群体,我们的身份是什么?有没有历史源流?我们的祖祖辈辈的过去该如何?家族代际间的传承应该以何种形式存在呢?
当我们的后辈没有了农村世代的记忆,他们如果在回溯祖辈的经历的时候,得到的也可能是同样的一片茫然。
很羡慕作者能够通过精准详细的文字描述自己家族的历史,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在为时未晚之前有所行动吧。